中国船舶业绩扭亏背后:去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核心主业毛利率承压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5年05月14日 浏览量:56180

中国船舶业绩扭亏背后:去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核心主业毛利率承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 刘浩浩

近日,中国船舶(600150.SH)发布了一份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改善的2024年业绩报告。去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成功实现扭亏,且同比暴增超11倍。

中国船舶业绩扭亏背后:去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核心主业毛利率承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管如此,证券之星注意到,中国船舶盈利高增背后仍暗藏隐忧。一方面,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同比大幅放缓。另一方面,公司核心主业毛利率长期低迷,且2024年出现同比下滑。

中国船舶业绩扭亏背后:去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核心主业毛利率承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核心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财报显示,中国船舶2024年实现营收785.8亿元,同比增长5.0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0.7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上年同期为亏损2.906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收158.6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230.2%。

中国船舶表示,2024年业绩扭亏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和数量同比提升,营业毛利同比增加。此外,也与联营企业经营业绩同步改善有关。

证券之星注意到,尽管中国船舶2024年盈利水平大幅改善,但业务收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超94%的核心主业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情况并不乐观,成为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

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呈现繁荣活跃态势,中国船舶多项经营指标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其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00亿元,订单金额同比提升42.57%。完成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12.74%。

受益于此,2024年中国船舶的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收753.7亿元,同比增长7.03%。

不过该业务的业绩增速相较2023年已显著放缓。2023年同期该业务的营收同比增幅高达40.87%。

此外,证券之星注意到,虽然公司扣非净利润大幅提升,但中国船舶的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毛利率依旧承压,近五年来除2023年达到10.13%外,其余年份均不及10%。而2024年,该情况依然未得到改善,且受外购设备和制造费用等成本支出增长过快影响,该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9.57%。

受此影响,2024年中国船舶整体毛利率也从上年的10.57%下滑至10.20%。

曾连续多年靠非经常性损益撑门面

尽管中国船舶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成功实现转正,但该业绩的持续性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资料显示,中国船舶前身为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上市。中国船舶是中国船舶集团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

作为中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截至5月14日收盘,中国船舶的总市值达到1413亿元,位列国内行业第一。公司营收规模也长期居于行业榜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曾经的中国船舶属于典型的“大而不强”。虽然市场份额领先,但2012-2023年,其扣非后净利润连续12年亏损,累计净亏损规模超过120亿元。这凸显了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孱弱的现实困境。

而在2013-2015年,2018-2023年,中国船舶的归母净利润均为盈利状态,这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非经常性损益。

以2023年为例,中国船舶实现归母净利润高达29.57亿元,但扣非后净利润却亏损2.906亿元。究其原因,公司当年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32亿元左右。

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通过将海工平台债权转换为山东海洋集团旗下海运股份股权,获得其34.97%股权。通过处置有关海工平台资产,中国船舶当年归母净利润增加了26.59亿元,该收益被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千亿级重大资产重组申请被受理

在此背景下,中国船舶的合并重组成为推动中国船舶工业迈向“世界一流”战略布局下的必然选择。

5月9日中国船舶公告披露,公司早前提交了拟通过向中国重工(601989.SH)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申请文件。5月8日公司收到上交所通知,上交所已决定对相关申请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这意味着两家合计市值超过2500亿元的船舶制造业龙头企业,合并进程又推进了关键一步。

对于本次合并的原因和目的,中国船舶上月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披露,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实控人均为中国船舶集团,二者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通过合并重组,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消除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与突出其船海主业。可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本次合并的具体交易方式为: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国重工股票。交易金额共计1151.503亿元。预计中国船舶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304407.17万股。

本次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证券之星注意到,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的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将迎来大幅提升。以2024年为例,公司总资产将从1820亿元跃升至4036亿元,公司营收将由785.8亿元增长至1333.5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则由36.14亿元增长至48.85亿元。(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